2025年9月29日上午,鲁泰纺织服装学院在1教205会议室成功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主题学术研讨会。本次研讨会特邀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孙冬宁教授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研究中心华南基地副主任陈杭教授作专题学术报告。鲁泰纺织服装学院党委书记王建兴、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李义勇、美术与设计学院院长吕群星及相关学院师生出席活动。会议由院长姜兆辉主持。
会议伊始,院长姜兆辉代表学院对两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院在非遗研究与创新设计领域的探索与成果。他指出,深入探讨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对于推动学科特色发展、赋能文旅融合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价值。


在专题报告环节,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研究中心华南基地副主任陈杭教授以《广东院校非遗传承传播的创新实践》为题,分享了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在非遗领域的先进经验。她通过一系列生动案例,系统阐述了如何通过课程体系重构、数字化技术应用、跨界工作坊及社会创新项目,实现非遗在校园乃至社会的活态传承与广泛传播,为我院提供了宝贵的“他山之石”。

随后,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孙冬宁教授以《守护者·致匠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为题,带来一场高屋建瓴的学术讲座。他从非遗分类及内容、工作团队及业务职能、传统工艺分类保护的策展案例等三个方面,并结合我校陶琉丝特色,对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的相关非遗进行了梳理。深刻剖析了“守护者”的文化使命与“匠心精神”在当代的价值内涵。他强调了“以研带展、以展促研、四展四研”的非遗策展工作特色,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深度融合,服务于当代生活。


专题报告后,与会领导与专家展开了热烈交流。学院院长姜兆辉对两位专家的精彩分享表示感谢,并指出此次交流为学院未来整合校内资源、开展跨学科非遗合作指明了方向。
会后,在学院领导陪同下,两位专家专程参观我院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齐鲁丝绸文化与染织技艺创新”重点实验室。专家们对实验室在传统丝绸工艺研究、创新面料研发及文化传承方面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表示,该平台为“齐鲁丝绸”这一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产教融合提供了坚实支撑,未来有望成为校地合作、服务山东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性平台。

在随后进行的科研基金项目指导会上,孙冬宁教授与陈杭教授针对学院教师准备的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艺术学基金申报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一对一”打磨。他们从选题立意、学理依据、技术路线到创新点凝练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建设性意见,为后续项目的成功申报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次研讨会聚焦前沿、内容充实,不仅提升了我院师生对非遗事业的认知,更为相关单位协同推进非遗研究、教育与实践创新注入了新的动力。